医院夸大宣传惹纠纷,法院判决值得所有
本文系医法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情简介
医院官方网站宣传称:自从奥美定危害被曝光之后,国家陆续出台政策,官医院对奥美定受害者进行补救,尽最大可能还原受害者们应该健康身体。权威清奥专家介绍,医院便是官方指定清奥中心,是当前中国奥美定注射丰胸并发症研究的学术机构,通过与国际权威学术医疗机构的广泛合作,已成为奥美定修复再生医学材料的研究中心与临床示范基地。经过近九十年的不断摸索和临床钻研,医院可成熟地将注射物联合包膜整体取出,奥美定残留物取出率达99%以上,成为国际奥美定修复的标杆,全球瞩目。
看到该宣传后,李女士前往医院要求将5年前注射填充面部的奥美定材料取出。医院经检查,当日为李女士施行“下颏、眉弓、上下唇、耳垂注射材料取出术”。之后,再施行“1.鼻部注射材料取出、2.鼻中隔延长(人工骨、鼻中隔)+耳软骨垫鼻尖、3.假体隆鼻术、4.眉间垫高、5.口角上扬”。术后李女士面部仍然残留大量奥美定,李女士认为医院存在编织虚假信息,欺骗、误导李女士陷入错误认识而接受整形手术,遂将医院诉至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广告法》医院返还整形费用并承担整形费用三倍的赔偿。
一审法院认为,医院的宣传语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虚假宣传并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医院宣传行为已构成欺诈。因此,李女士要求医院返还整形费用及三倍惩罚性赔偿的诉讼请求合法有据,予以支持。
医院认为一审法院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广告法》判决医方承担三倍赔偿法律责任,属于适用法律错误,遂提起上诉。
法律简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美容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美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医疗美容机构的依法执业问题也成为我国医疗纠纷领域的焦点问题,下面就以本案为例,对医疗美容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对医疗美容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要求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美容医疗机构是指以开展医疗美容诊疗业务为主的医疗机构。
医疗美容机构首先应当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医疗美容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规范其名称、诊疗科目、人员、设备、医疗美容项目等基本准入资质。其次,医疗美容机构应当按照核准登记的执业范围规范执业。《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医疗美容科为一级诊疗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诊疗科目。同时《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目录》又依据手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风险大小,将美容外科项目分为四级。再次,医疗美容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按照《广告法》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最后,医疗美容机构亦应当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严格保管和书写病历材料。
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fyihaodian.com/mrhz/20924119.html